我的父親
發(fā)布日期:2007/12/21 | 瀏覽次數:13667 來源:
沈雨燕/特發(fā)信息吉光分公司
乙亥年除夕前的一個午夜,窗前突然亮光一閃,緊促的敲門聲令我和母親驚喜交加。焦急漫長的等待中,父親如期抵達的希望已很渺茫?只诺刈呓T邊,然后我歡呼起來,真的是父親!多虧我給他畫的地圖和他帶著的手電,我們終于團聚了!要是在通訊和交通發(fā)達的今天,也不會有那樣特殊而激動的一幕。我很開心,那年是我們全家在深圳度過的第一個也很特別的春節(jié)。由于我在信中鼓吹這兒沒有冬天,父親沒帶太多的冬衣,而那幾日突然大幅降溫,竟成了深圳有史以來較寒冷的日子。我說是父親威力大將老家的寒流給帶來了,將我們娘倆的毛衣褲都捐獻給他,他沖我笑著,感覺到一種特別的溫暖。
為了讓我和母親能安心和更好地在深工作,父親毅然決定提前退休來到我們身邊,做出這樣的選擇對他來說相當不易。他的研究成果及科技論文被專業(yè)刊物多次發(fā)表,他在單位干一行,專一行,使我欽佩不已。他說來這里,是為了另一番事業(yè):做我們的后勤部長。父親全身心的付出給我們帶來無比幸福,他用行動詮釋著對全家人所有的愛。
父親有著一手好廚藝,我最欣賞他的招牌菜“一魚三吃”:魚片、魚丸、熏魚,烹飪技術高超而且味道一絕。他還樣樣皆會,令我折服。兒時我就封他為“能工巧匠”,木工活、漆家具、泥水匠、修傘釘鞋、養(yǎng)花種菜,似乎沒有什么能難倒他。那個年代食品供應緊缺,為了保證我的營養(yǎng),父親自搭雞棚,養(yǎng)雞劈柴,使我家自供自給“每日一蛋”。他還會為我“梳妝打扮”。小時候母親經常出差,父親為我扎麻花辮的情形、手法很輕、很松的感覺至今猶存。
幼年的我對美食的奢求莫過于能下館子吃上一回小籠包子。有次母親出差在外,我又對小籠包念起經來。父親為滿足我的心愿答應了我。那晚大雨過后,河西修路,泥濘至極,父親背著我步履艱難地前行,面臨隨時滑倒的可能,直到很遠的河東飯店……小籠包的美味我已記不太清了,而父親對我傾注的愛令我永遠感動。
如今父親是活到老,學到老。他那厚厚一大疊手稿令我爽心悅目。以前他漢語拼音學得少,現在重頭再學。年近七旬的他刻苦專注地在本子上寫著,為每個字標注拼音,密密麻麻,日復一日,竟然又造了一部常用字典!同時,他平日仍在不斷學習知識,不停練筆。父親的手本來就不好,一寫字就會顫抖,我仍記得他那曾扎滿了針的手臂,可他還是寫下了那么多字,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耐心!有時我對工作、學習還存有一點怠情,真是慚愧有余。一種特殊的力量在感召著我,催我向前,策我奮進。
父親在學生時就入了黨。他一直對我們嚴格要求,常常教導我們年青人要熱愛勞動、勤儉持家、尊老愛幼幫困、熱心公益事業(yè)。父親的愛迸發(fā)著無限的親情。有親情相伴,生活會更順更甜。
還在甜甜的睡夢中,父親就已去為我們上班族準備可口的餐點。父親對我們的深切之愛融合在平淡的日子里。而我奉獻給父親的實在太少太少了,可父親只求心理上的慰藉。
難忘父親給我的快樂童年:帶我摸田螺、挖野菜、教我腌黃泥蛋、彈鳳凰琴……回憶真是一種幸福,一種溫馨的享受。感謝父親節(jié),讓我寫出心中的敬愛和感激,希望他能讀懂我的心。這些文字也將永遠鐫刻在我心靈的底版,被我一次又一次地再版和回味……